光学防抖
作为光学防抖技术,并不是让机身不抖动,它是依靠特殊的镜头或者CCD感光元件的结构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影像不稳定。通过镜头组实现防抖,它们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从而有效克服因相机振动产生的图像模糊,这对于大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
通常,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光学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开启该功能可以提高2~3档快门速度,使手持拍摄不会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长焦型数码相机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光学防抖技术的代表性厂商为佳能(IS)、尼康(VR)和松下(O.I.S.)。
CCD防抖
图像稳定的另一种技术,是以CCD的移动补偿相机的抖动,也称作“CCD防抖技术”。在CCD防抖技术中,传感器(CCD)被安放在相机内的一个小小的平台上,当相机抖动时,动作探测器会命令平台按照抖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补偿相机抖动产生的影响。这种防抖技术可以让拍摄者使用比正常安全快门速度慢3级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而保持照片清晰。例如你拍摄某个场景本来需要用到1/1000s的快门速度,在开启了防抖功能后,你可以1/125s(慢8倍)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保持照片清晰。防抖功能往往能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运动场景、拍摄微距作品和使用长焦段拍摄中大显身手。CCD防抖技术的代表性厂商为索尼(柯美)、宾得和理光。
与光学防抖相比,CCD防抖结构避免了光学防抖补偿方式带来的球差问题,也同时解决了困扰单反交换镜头的诸多体积和由此带来的成像质量下降的各种问题。缺点就是由于对应高精度的机构要求,那么在确保这种要求的制造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
电子防抖
电子防抖,是针对CCD上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缘图像进行补偿,就像光学变焦和数字变焦一样,它只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相反对于画质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市场上有卡西欧和富士采用的是电子防抖技术。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追求防抖功能的话,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光学,还是电子,如果是电子的话,可以考虑放弃。
通过以上对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的原理分析我们知道,光学防抖的实现是依靠镜头组中特别设计的电磁感应结构来驱动相应的特殊部位的镜片改变位置和角度来对震动做出补偿。而电子防抖则是利用CCD上富余的面积和像素来补偿震动。从效果上来看,光学防抖更为出色,而电子防抖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进步,防抖效果已经大有改善。但是,由于电子防抖是一种事后补偿,而且在开启了电子防抖后,快门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某些光线条件不好的环境里,电子防抖具有画质下降的副作用。相对光学防抖而言,电子防抖唯一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