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365最新正规买球

设计之家 > 灵感 > 艺术 > 绘画艺术 >

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作品之卡耶博特

作者:佚名 来源:设计之家收藏 时间:2006-05-19

 

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作品之卡耶博特

 

《赛艇》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878
油画/155×108cm



  1848年生于巴黎 1894年卒于小热讷维耶

  1873年,卡耶博特在美术学院学习时是列昂?博纳的学生,博纳是当代绘画艺术学院派的代表。但卡耶博特很快就放弃了学业,转而进行印象派绘画的探索。由于家底殷实,没有经济压力,不必依靠卖画维持生计,所以他能够在印象派画家朋友们的影响下进行实验性的工作。1876年,他的两个版本的名作《刨地板工人》(1875,分别由奥赛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参加了第二届印象派作品展览。直至1882年,他每年都要参加各种画展。当巴黎人对奥斯曼男爵的市政改造工程和金属建筑结构的泛滥议论纷纷、怨声载道时,他将自己变成了一名采访记者。(《欧洲大桥》,1876,日内瓦小皇宫博物馆)。

  从1876年起,他经常资助印象派画家朋友,出钱购买他们的一些作品,其中包括莫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的多个版本和雷诺阿的《加莱特磨坊))。他个人藏品中有63幅画作为遗赠,但因为它们与当时的美学潮流背道而驰,所以只有一部分被接受。1896年,自诩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卢森堡博物馆也只收藏了其中的35幅油画和粉笔画。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有幸生在巴黎一富有之家,可以从事绘画及其他爱好,如划船、驾驶快艇、集邮和种植稀有植物,而无须为日常用度发愁。他还大力资助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西斯莱、德加等好友,收购他们的画,为他们的画展慷慨解囊。确实,还在很年轻的时候,他便已加入印象派画家的阵营,1876年曾应雷诺阿和亨利?鲁阿特的邀请参加第二届印象派画展。此后举办的各届画展他没有一次缺席过,一直到1882年。从这一年起,他作为画家的创作活动渐渐地放慢了节奏,直到他干1894年过早地离开人世。去世之前,他把自己收藏的马奈及其他印象派同行的画,全都捐给了国家;官方对此虽然未作怎样的表示,但印象派的画却从此大量成为国家的收藏,而卡耶博特当年收藏的那些画至今仍是奥赛博物馆的瑰宝。

  卡耶博特作画,其题材清一色地取自他那个时代的生活,他还积极响应当时从埃米尔?左拉到莫泊桑和胡斯曼的自然主义文学主张,追求一种新的风格,把形成鲜明对比的浅色与配景别致的奇特拼版结合在一起。因此他实实在在地加入到了印象派的洪流中。《赛艇》 (技术用语,指的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比赛用小型船只)原是1879年第四届印象派画展上使用的三块装饰板中的一块。另两块装饰板(现由私人收藏),画的是一位垂钓者及几个在树影婆娑的同一条小河中游泳的人。这一类作品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在户外嬉戏的乐趣,是画家所酷爱的题材之―;他父母在距巴黎不远的耶尔有一处庄园,庄园边缘有一条小河;受此影响,他本人对于划船非常热心。这一新颖的题材曾以不同方式吸引过作为同时代人生活好奇见证人的库尔贝、马奈、莫奈和雷诺阿等人,如今用于各种形式的创作尝试。比如经常漂流着草木的水面被处理成并不太深的空间,而传统的视觉标记悄悄隐退;一切都在光线下闪闪发光,被边框随意切掉一半的小船,则在呈上升倾斜状态的水流中灵巧地前进着。卡耶博特作起画来动作很快,笔触遒劲、果断、有效。不过这种完全凭借内心感觉的做法,很让当时的批评界不快;他们说,他的笔法未免太过“生硬和粗暴”,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他在探求光和户外的表现方法上颇有新意。这种放浪形骸的狂放创作手法是卡耶博特作画的特点,他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承认,同时他对印象派绘画大力资助的名气也超过了他自己画作的名气。所幸批评界最近已重新发现其作品的价值和创作手法的不落俗套。

 

 

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作品之卡耶博特


《亨利?科尔迪耶》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883
油画/65×82cm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画了很多他的家庭成员和他的朋友们的肖像。他作画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这尤其不同于他的朋友雷诺阿),因为他不需要以卖画为生,而是施展才能,画他的亲朋好友,画他那个阶层的人和他所熟悉的环境。这种表现他的同时代人的愿望也表现在他那些巴黎生活场景--室外场景和室内场景的大幅画里(这些作品往往是真正的群像),这种愿望好像符合赞成现代活动的最早的评论家之一E.迪朗蒂提出的建议,他在1876年出版的《新绘画》小册子里主张:“我们不再把人物与房屋内的场景分离,也不再把人物与街道的场景分离。在生活中,人物绝不出现在中性、空白、模糊的背景上。在人物的周围和后面,是家具、壁炉、墙饰,表明其财产、阶级、职业的墙壁。”迪朗蒂想着的是德加的绘画,但这也是卡耶博特努力探索的,在亨利?科尔迪耶(1849一1925)的肖像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科尔迪耶是一位著名的法国汉学家,这幅画中,他是在他的工作室里。

  除了这幅反映他们的朋友关系的肖像画外,我们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真正关系。然而,科尔迪耶以其对中国的研究而闻名。19世纪70年代,在回法国之前,他在中国与中国官员(三品)一起生活过,作为1878年至1883年的中国委员会的代表(肖像就是在这一时期画的)。科尔迪耶后来成了东方语言学校的远东历史学、地理学和法学教授,并出版了关于这一领域的好几本大部头的目录学文集,这使他在1908年成了铭文和纯文学学会成员。

  在肖像画上,好几样可见的物品是神秘的:靠近左边翻开的本子有洋娃娃,小雕像或红、黄、蓝色的铅制士兵,灯脚处有色彩斑斓的物件;然而,那些可以认出来的陪衬物丝毫不能表明模特儿对中国感兴趣,但总的说来,看到经用心描绘出来的“旋转”式的实用书架上的书、羽笔、文具盒和灯,令人联想到学者的工作(他也出了几本有关法国文学大师们如司汤达和博马舍等人的书);很难知道模特儿是坐着还是站着,画家一心注意着模特儿自然的书写动作和面部表情。

  这幅画是用这个时期画家典型的色彩画的,尤其是服装上略带浅紫色的灰蓝色,这幅画是色彩逼真的精湛技艺的绝妙实践;显然卡耶博特是在竭力描绘被家具侵占的空间,完全抽象的空间,用快速但密集而又有暗示性的笔法画成的物件象征这种侵占,这样的笔法使我们想到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静物画家。

 

标签:印象派

随机推荐